周一晚上去了一節拳擊課,再一次感受到多巴胺分泌的快樂!而且教練居然是個會說蒙古語的內蒙古人,我作為內蒙古人都覺得很少見啊!
有哪些事是學拳擊以後才知道的?
- 拳館裡花臂紋身的冷面漢子,其實都非常友善。
- 拳擊不只是泰森咬耳朵,"聰明人" 才能打好拳擊。
- 拳擊和泰拳不是一回事。
曾經對拳擊唯一耳聞的是泰森在拳賽中咬對手耳朵的故事。時值 2016 年元月,那時我還在廣州南航,飛行的心已經寥寥,去健身房的次數多了些。在健身房認識了金師父。(後來遇到的教練,我喊他們做師傅,但 "師父" 只有一個。)他也是那裡的會員,時常去鍛煉,不知怎的就得知他會打拳,我試著向他討教,他從基本的站架開始教,然後是刺拳、右直拳,後面加上左擺拳、右擺拳、左勾拳、右勾拳。再漸漸開始組合拳、步伐移動、躲閃防守。這個過程大概有半年左右,後來因為我去香港上學而終止。
回憶中是他一次次幫我綁好手帶,(後來去 HK 學拳時才發現並不是每個教練都會次次代勞。)夏天我去健身房想帥一點,急急地脫掉外套,也反復被他老父親般碎碎念,會著涼。還有他帶我去喝茶,去吃我愛的西貝,去崗貝路那邊的韓國一條街吃烤肉...... 師父是延吉人,做韓國外貿生意,會說韓語,吃烤肉對蘸料也很講究。服務生照常上的蘸料,他看了覺著不正宗,跟服務員吩咐要這樣那樣的蘸粉,我一頭霧水時,他已經給我裹好了烤肉蘸好了醬料...... 回想起來,深得他照顧,自己就完全是個嘻嘻哈哈沒良心的徒弟樣。
師父說:"聰明的人才能打好拳擊"。
原以為打拳靠蠻力,靠鬥狠來制勝,學了才知道,打拳非常考驗智慧。要盯緊對手,在對手出拳前 0.001 秒預判對方的動作並作出相應防守。如何瞅準機會出拳得分,如何讓對方跟著你的節奏...... 四四方方的擂台上,沒點智慧是穩不住陣腳的。開始聽到師父這麼說,自己多少有點不信邪,想知道自己夠不夠聰明(笑),因此那時更有學習的勁頭。
師父說:"再沒人這樣教你基本功了。" 當時只是聽過並沒有多想,轉眼 6 年過去了,現在回想起來,確實再沒有人這樣教我基本功了。
拳擊從站架開始:(以右利手為例)雙腳左右打開站立,右腳後撤一步,雙腳腳尖指右前方,微微右側身(盡量避免正面暴露給對手),重心始終在兩腳中間,雙肘略微收緊,雙拳護臉兩側,眼睛從雙拳間觀察對手 —— 這就是拳擊學習的第一步,這個站架需要教者不斷反復糾正提醒。無數次組合拳後手掉下來了,師父都要提醒,手不能掉,慢慢才能形成肌肉記憶。之後是刺拳(jab),左手出拳,這個相對好掌握,然後是右直拳 (straight),右手長長的打出去,同時還要配合肩、腰、胯轉動,左膝彎,右腳內旋,左手記得還在護臉。右直拳我學了很久,出拳以後先定住,保持出拳扭胯的姿勢,師父反復矯正姿勢,如此反復以形成肌肉記憶。
有回我買了新拳套,師父鄭重其事地說:"拳套千萬不能給別人戴!" 我心中馬上腦補之前看過的種種傳說...... 還記得有個球員出場一定先邁左腳,還有運動員一定戴紅色護具,這樣一想覺得自己也酷炫了起來...... 正當我浮想聯翩腦洞大開時,師父說:"因為會串味兒!"
當時我未曾想到,幾年後在香港因為拳擊又認識了更多有趣有愛的拳友和教練,以及第一次站上擂台,打了自己的第一場比賽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