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 2 月每周六和小伙伴去攀岩,两人觉得还不够,于是本周开始在周中增加一次。如果每周六去,每次去了身体都有重新适应岩壁的过程,等适应了体力又告罄。增加频率也可以缩短每次重新适应攀爬感觉的过程。昨天(这周二)就相约去攀岩啦。
下班先叫个外卖直接送到岩馆,再搭地铁,从朝阳门到平乐园,中间在金台路换乘。到岩馆二楼吃饱,朋友也从国贸下班过来,两人热身,过了 7pm 开始爬,先爬一条 5.8 + 一条 5.7 热身,然后开始磕 5.10。松英(我的攀岩 buddy)的能力和勇气在我之上,她爬了一条 5.10 橙色,很顺利。我还在磕之前没完成的 5.10 黄色。
用松英的话说,我攀岩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适区,拒接 dyno, 拒绝跌落风险,拒绝突破。我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低,保持运动量即可。但昨天是第一次体会到久违的突破自我的 fullfillment 的感觉。之前爬过 5.10 黄线,在一个需要一点点发力 + 动态的地方掉落,这次我的目标就是比上一次多前进一点,于是鼓起勇气一伸手,有了。再往上爬,又到了一个薄薄的手点,在胸前的位置,需要一边勉强抓着它,一边动态上去摸上边的大平面。于是我没挂住,又掉落。但整体看已经到了 5.10 线的一半了,比上一次的自己有突破,还是很开心。希望下次能再勇敢一点,挂住大平面。
又在松英鼓励下尝试她刚完攀的橙色 5.10。我只爬到一半,在需要横移的地方没有很好地转换身体中心,耗时耗力,力竭跌落。但还是有所突破,之前遇到难以完成的点,自己很快就松手放弃,但昨天在爬橙色时一直告诉自己,我就再晚一点点放弃吧,再挂一会儿,多尝试一下再掉下去吧。这几秒之间感觉自己有突破了,就是在遇到难关时晚一点点再说放弃。于是终于完成横移的重心转换,只是力竭,感觉下次可以再突破一点。
Tommy 在《攀岩人生》里写他的体验:> “当尝试较难的绳距时,我注意到自己的思绪会比身体早行动。如果心中稍稍产生了怀疑,即便是最轻微的疑虑,我都会犹豫不前。几乎是同时,我便会脚下打滑,身体核心开始松弛。为了稳住姿势,我的双手会过度用力地去抓岩点,磨破珍贵的指尖皮肤表层。对于旁观者而言,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,几乎无法察觉 —— 直到那极细微的恍神把我拉下岩壁,让我荡在空中……”
爬了会儿顶绳,我俩转战抱石区。有一条粉色 V2 是我上一次没有完成的,起步需要反提,之后右手抓一个不好抓的点,左脚换右脚,右脚右边迈出。上一次卡在换脚,很难在手点不稳,身体反弓的姿势下换脚。松英不想我轻言放弃,她对我的信心要比我对自己的信心更多。尝试、尝试、尝试…… 再试试、再试试、再试试…… 终于我做到了!这感觉很棒!
我开心地和松英击掌,忍不住在海绵垫上扭动身体。第一个感受居然是:之前都没有体验过这样的感受,我是怎么坚持来攀岩的?就好像一个从未高潮过的人,居然还能坚持不停做。第二个感受是,原来诀窍是再放松一点就好了。之前因为不信任手点,不信任自己的双手能抓牢,身体就会下意识的收紧,紧绷而无法平衡。可能因为尝试太多次,跌落太多次,放松双手之后反而身体更平衡,更灵巧,手点也抓得住。这感觉很好!
这条 V2 在大神眼里是小 case,但我在这里收获了自己的独特体验,收获的实践的乐趣。我对自己攀岩的期望是,不求 send 多厉害的线,只求在遇到难点时,再坚持一点,意识再坚强一点,晚一点再放弃。抱石失败时,多试一次,再多试一次、再多试一次……!